——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老兵作家 赵树标
故乡老桑树的根深深扎进冀中平原的泥土里,如同那些浸透血泪的岁月深深植根在我的心上——我的血脉里流淌着这片抗日老区的印记,我的记忆深处铭刻着革命老区饶阳“影林大惨案”那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当年东洋豺狼横行,屠刀之下,村中多少父老乡亲顷刻间魂归黄土,昔日祥和宁静的村庄霎时间只剩断壁残垣与无声悲鸣。我仿佛仍能看见那些血泊中散落的识字课本,听见瓦砾下残存的微弱呻吟——这血染的记忆,如一根刺,扎在故乡的胸膛,也刺破了我童年宁静的天空。
及至年岁稍长,父辈们讲述的故事不再仅仅是悲怆的挽歌,更成为唤醒热血的号角。他们口中的“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绝响,地道战里神出鬼没的智慧,都如星火投入我年轻的心田,燃成熊熊烈焰。当祖国召唤的声音再次如春风般拂过平原,我几乎未曾犹豫,便让青春循着父辈的足迹汇入铁流。身着军装,手握钢枪,山河,从此由我们来守!
岁月奔涌,从军营归来,我手中握紧的武器换成了笔,革命的需要,我在部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我明白,真正的捍卫,不仅要守住疆土的界碑,更要守住民族记忆的灯塔。于是,从抗战胜利70周年起,我就伏案疾书,将那些即将在时光尘埃中湮没的名字与故事一、一打捞,赋予其文字的不朽生命。我写家乡“老桑树底下”的抗日故事,写祖父的家书,记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文字,写抗日模范“大脚老奶奶苑居安”,写冀中抗日硬汉徐庄爷……笔尖划过纸页,仿佛在擦拭蒙尘的勋章,让历史的光辉重新照进人心深处,我深知,这就是我余生的阵地,一个老兵作家以笔为戈的无声战场。
八十年光阴流转,硝烟散作云烟,但历史的警钟却需长鸣不歇。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一名老区的儿子,一个曾持枪卫国的老兵,更是一位以笔传承烽火记忆的红色作家,心中回响着比任何时刻都清晰的声音:铭记,是为了灵魂不再被同样的黑暗吞噬;缅怀,是为了让英雄气概如长明之火照亮民族心路;珍视这浸透鲜血的和平,则是为了更有力地握紧未来的缰绳,开创属于中华民族的壮阔前程。
看啊,新时代的号角依然吹响!我仿佛又听见当年老村长尹玉庆在黎明时分用粪叉急促地敲响东大庙那报警的钟声,清亮激越,划破长空。这号声穿越八十六载风雨,召唤着我们,也召唤着一代代后来者。愿我们心中的热血永不冷却,让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永远生长着不屈的意志、赤诚的信仰,最终绽放出举世瞩目的、属于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无上荣光!
◎2025年7月 草于任丘◎
——作者简介——
赵树标,笔名,仁众牛,河北任丘人,祖籍冀衡饶阳。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人民教师,文学学士,高级政工师。中国校园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优秀企业形象管理工作者”,“省关工委优秀五老志愿者”,“中外诗歌散文精英人物”,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50余年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为人民大众写,写人民大众”,矢志不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被媒体誉为“红色故事大王”。2025年6月1日,任丘市老促会和任丘第九实验小学联袂建成“赵树标红色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