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两张准考证

作者:赵树标         发布时间:2018/6/13 8:28:28         人气:2241次

                       四十年,两张准考证

                              赵树标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年——2018年就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两批学子走进大学校园40周年;是被称为“第二次革命”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作为“世纪宝宝”,孙子和970多万“00”后6月7号8号参加了中国第一考——高考。此时,我又找出了自己珍藏40年的准考证,手捧这两张跨时40年的准考证,思绪万千,心潮难平。

建国前夕,我出生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一个贫苦农家,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家乡十年九涝,我是吃糠咽菜饥一顿饿一顿长大的,到1963年我考上县中,我们那个400多户人家的村子,还没有一个贫苦农家子弟能读大学,我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很好,立志要成为村里贫苦农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谁知命运多舛,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低指标瓜菜代;求学时爆发文化大革命,大学梦碎;到了婚育年龄又赶上晚婚,计划生育。从1968年中学停办,回乡务农,到后来参军服役,退伍任民办教师,吃苦受累,眼看着一批又一批有“门路”的人进大学读书,一晃10年过去,就在我大学梦近乎绝望的时候,1977年初冬,恢复高考的喜讯传来,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震响了祖国大地。1978年夏天,我得到了这张极为珍贵的准考证,经过20多天,没日没夜的学习和考场上超常发挥,在当年河北省高考录取率仅百分之3.5的情况下,我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苦命儿绝处逢生成为幸运儿,那年我已经30岁,待到34岁完成学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当时的中央直属企业华北油田,不久妻子儿女也随了矿,吃上了商品粮。

四十年前的那张,长不过13厘米,宽不过9厘米的小小准考证,改变人生命运,改变家庭命运。这小小的准考证对每一位参加高考进而改变命运的青年来说,背后都隐藏着动人的高考故事,是一段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

1977年、1978年考入大学的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之心,努力奋斗,大多数成为日后中国社会的栋梁之才。

不论家境,不论出身,奋发努力,人人皆可成才,这正是高考的公平所在。改革开放40年,通过高考这扇大门,亿万莘莘学子迈入高等教育殿堂,毕业后为国家奉献智慧和力量,使祖国走向了繁荣富强。

如今,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河北省的高考录取率也从当年的百分之3.5突破百分之90。孙子作为“世纪宝宝,他们这一代人再难体会祖辈将高考视为改变人生命运的说法。而是意味着高中生活的结束,人生步入继续深造的新阶段。无论高考结果如何,并不再决定未来四年,乃至整个人生。其实这正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这张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的准考证,和这张2018年,强起来新时代的准考证合起来意义更为非凡,我们一定要把这两张准考证珍藏好。激励祖祖孙孙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