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系列人物“四丑篇”之三:丑爹

作者:赵树标         发布时间:2018/2/21 10:28:38         人气:1941次

                  乡愁系列人物“四丑篇”之三:丑爹

                                 赵树标

“儿不嫌爹丑,狗不嫌家贫。”我赞成这句话。

如今,我的老父亲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爹在很多人眼里是个丑人。听奶奶说,我爹小时候是个俊拔小子,不幸得了天花病,保住了性命,却毁了容貌,脸上落下了无数的小坑,从此一些人再也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麻子”。

父亲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金榜”。40年代初,在抗日根据地读完高小后,祖父把他送到八路军县大队,成了一名小八路。由于年龄小,有文化,他当了县大队的卫生员。抗战胜利后,饶阳县经济建设开始恢复,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相应发展,县大队随大部队南下,投入解放战争,根据需要,他在同乡老革命何康领导下,参加县群众医院筹建工作。在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同时,他努力研读医学书籍,并拜饶阳有名的老中医(人们都叫他王老头)为师。

县医院初创,人员、设备都很缺少,看病也不分科,中西医、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他们都看,都要会。大量的患者,频繁的实践,再加上在部队当卫生员救护伤员的历练,使他很快成为医疗方面的多面手,全把行。一次本县圣水村一个姑娘(就是我母亲)带着弟弟来看病,弟弟得的是一种疑难病,接诊的就是我的父亲,经过精心诊断,大胆治疗,这位小弟弟的病奇迹般的好了,由此产生了姻缘。爹那时年轻,又是县医院的医疗和管理骨干,医院党组织和领导对他的恋爱持反对态度。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爱情,他最终选择了爱情,辞去工作回到村里。这一选择,县医院失去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好大夫,国家未来减少了一位离休老干部。今天,作为儿子来看,母亲当年长得挺好,又精通女红,她看中父亲的人品和高超的医疗技术,而不嫌弃相貌,是很不简单的。而父亲为了爱情,舍弃了工作和个人前途,放在现在也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村和我们家很穷,为了养家糊口,父亲脸朝黄土背朝天,耕耩锄刨,风里来雨里去,历尽了了艰辛;肩挑担,手推车,赶集摆摊,做小买卖,吃遍了苦头,和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把我们三兄弟拉扯大。童年,父母的艰辛和住过的两间小东屋、巴掌大的小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学后,我很努力,给丑爹、给穷家争了气。那年期末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我听到有人这样议论:“没想到,麻金榜家的小子竟考了第一!”。好像丑爹、穷家的孩子就不能考第一。

人才总不会被埋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组建公社卫生院,

爹应召再次参加工作,到了合方公社卫生院。谁知,1962年,国家遭遇空前的自然灾害,他积极响应号召回家务农,在村里卫生保健站工作。他得以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救死扶伤服务半个世纪。1978年,国家有政策,下放的人员可以恢复工作,他放弃了。后来落实八路待遇,他也没有争取。

他为人善良,服务态度好,医疗技术高,在影林和周边10多个村庄,有口皆碑。一辈子救死扶伤,救治的病人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那年闹瘟疫,在影林完小工作的肖献法老师染上副伤寒,是他在第一时间确诊用药,使患者很快恢复健康,如今79岁高龄的肖献法老师,对当年的事还记忆犹新。

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前邻何洲劳动中暑,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生命垂危,已来不及送县医院,家人提出“死马当活马医”,爹给他打针、灌药、针灸治疗,使出浑身解数,一管银针全用上还不行,又把做活的钢针消毒后使用,终于把何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是我小时候亲眼所见。

本村有一个在大企业工作的人员,闹牙痛,人们都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他们那里的大医院很有名,给开了很多药,像什么牙周康、牙周宁等都不管事,幸好有事回家,找到他,他说,治病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你的牙痛病不在牙本身,而是胃火太盛,造成胃火攻牙。他给患者配了一些泻胃火的药服下,结果第二天牙就不痛了。这真是乡村土医生超过了城市的洋大夫。

进入八、九十年代,看病越来越贵,他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尽量批发廉价管用的药,好让乡亲们少花钱看好病。一个流行性感冒,进医院看,又打针吃药,又输液,一折腾就得花七八十元,还不一定能痊愈,他给看,只需5-10元就好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手术,到医院做,要花30元,他给做只收5块钱的成本费。半个多世纪来,他就是这样为乡亲们服务的,因而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人到中年以后,再也没有人管他叫“麻子”。辈分比他大的直呼其名,小的名后面带上叔、大伯、爷爷等,很多人叫他赵大夫、赵医生。

2009年7月5日,父亲因病在村里去世,享年79岁。他去世后,既没有给儿孙们留下钱财,也没有留下房产。他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善良,留下了思念,留下了救死扶伤和不争名逐利的美德。我给老父亲献上一副挽联:“早年投身革命,抗日为国,终生未享八路待遇;后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一辈不计名利报酬。”这幅挽联就是丑爹一生的真实写照。

                                  2018年2月定稿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