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庄轶闻-民俗-5-婚姻

作者:贾少君         发布时间:2017/7/16 10:13:58         人气:3800次

                 寺庄轶闻-民俗-5-婚姻

                        贾少君

         · 婚姻习俗

   婚姻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丰富多彩,寺庄村的婚姻习俗,是继历史传承而来。当地的婚姻习俗,大致有以下环节,现做个简要的介绍。

   1、定亲。各家的孩童,大约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定亲”。首先是由媒人,将男女双方的情况,包括年龄、生辰八字、身材相貌以及家庭成员的情况,分别的向双方家长做介绍。双方家长在慎重的考虑之下,如果同意这桩婚事,即可定亲。便开始相互换帖,其中包括男女姓名、生辰年月等内容。

   2、娶亲。待男女孩童长到十六、七岁时,便可以正是结婚了。经过双方家长的协商,确定结婚月份,再择个黄道吉日,选定具体日期。这时双方的家长,都要做认真的准备。因为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都愿意把婚事办的更加隆重。

   尤其是男方的婆家,在结婚日之前,收拾新房,清扫庭院,做好卫生。为婚日的餐饮准备好食品,聘请宾客和婚礼主持人,这一切工作都要在大喜之日前完成。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主要是现金之类。女方要过嫁妆,包括桌椅、衣柜、炕厨、盆架等家具,还有褥子、被、枕头等衣物,都送到男方家中。

   娶亲的当天,男方要备两顶花轿,一顶是红色的,由新娘乘坐,另一顶是蓝色的,由新郎乘坐。当地的花轿,极为漂亮。有金色轿顶,四个角插上金虎,轿的四个楞上,都配有二龙戏珠,四个轿面有龙和四个太阳。轿的四面有绣花带穗子的“斗水”,四个角有大红穗子垂到轿杆,轿面都有绣花图案。红轿内还有一顶“小轿”,专供新娘乘坐。新郎乘坐的蓝色轿装饰也与红轿相同。

   迎亲时带鼓乐队十余人,包括唢呐、笙、锣、鼓、镲、横笛等乐器。还有两个人手持“三眼枪”,在进、出村庄、或者在路上过坟地时,都要鸣放。这支庞大的队伍,上午出发,直奔女方家里。

   迎亲出发时,新郎乘坐红轿,女伴娘要乘坐蓝轿。到女方家后,便用茶点招待宾客。同时,新娘也做好了化妆,穿上红袄绿裤,绣花红鞋,色泽格外鲜艳。当地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新郎在要返回期间,要“偷”走一个茶壶和茶碗,作为纪念。在返回新郎的家中时,新娘要找一位晚辈,兄弟或者侄儿均可,给“抱包袱”,实为是一个红色的梳妆匣子,里面所装的是新娘的头饰,以及梳子、篦子等梳妆用具。

   在男方的家中,为迎接新娘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大门上贴了红对联和“双喜”字,院子内外都打扫干净。当新娘的花轿到达后,乐队开始伴奏,真是鼓乐齐鸣非常热闹。到大门口,新娘即乘坐小轿进入宅院,院中摆放织布的“胜子”和“火盆”,新娘子要从这两个物件上迈过。

   在院中摆设香案,由婚礼主持人主持,新郎新娘开始先祭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父母,然后相互对拜。之后便进入洞房,新娘上炕以后,要面向东南墙角而坐。

   之后,便进入宴席,来款待宾朋。在宴席上,新郎要按亲近、辈份等一定次序,逐个向每位在座宾客敬酒。宴后送亲的娘家人即可返回。

   晚宴后,亲友已经散去,这时一些年轻人,便开始闹洞房,在民间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子要“开脸”,即用线把脸上的汗毛夹掉,也修剪了眉毛,也盘上了头发,由此来说明已经成婚。

   3、回门。结婚后第二天,新郎要带上礼品,去女方家中回访。这时女方家中设宴招待男方,同时也款待亲朋好友。当地还有个规矩,新婚夫妇要当天要返回。

   以上是解放前的婚姻习俗,几十年过去了,情况有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2017年7月15日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