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文集 >

细说天津铃铛阁

作者:李海涵         发布时间:2013/9/28 9:13:48         人气:1747次

                              细说天津铃铛阁

                                    李海涵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天津卫流传的《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以“三三七”的民谣句式和赶辙压韵,易于背记的通俗语言,记录了当时天津地理形势、旧日风貌和经济状况,其中“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描述了天津的名胜古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卫的标志性建筑物铃铛阁,原为老城西北角稽古寺的藏经阁。据《卫志》载:“稽古寺在城外西北角约一里许,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建造,后有藏经阁》”。又据《志余随笔》载铃铛阁,“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出,如鸟张翼”,阁内藏有“元大内移来佛经十六柜”。

   据《津门忆旧》记载,地处芥园西道的“铃铛阁中学”原为建于唐代的稽古寺,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皆称之为铃铛阁。

   何以铃铛阁能跻身“天津卫三宗宝”,而成为天津卫的标志性建筑物?原来铃铛阁的知名度缘于一年一度的“晒经节”。

   过去,天津卫有句俗话叫作“六月六,晒古绣”,说的是暑天将至,每逢农历六月初六要将家中衣物、书籍搬到院中晾晒,以防伏天生霉虫蛀。据说,当年铃铛阁藏有珍贵佛经十六大柜,每年都要在农历六月初六日将佛经请出,于日光下晾晒,以防损坏。这天,官府允许各地的学子、居士、文人墨客随意翻阅抄录,称之为“晒经节”。于是,在每年晒经节的前夕,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子、僧尼居士,还有在“晒经节”上做小买卖的贩夫走卒纷纷乘船搭车,骑马坐轿,赶往天津卫争阅这些珍贵经卷。许多录经者因录制长篇经文,年年“晒经节”必到,以示虔诚。一连数日,通往天津卫的水旱码头,交通要道人满为患。沿途有人问起,异口同声曰:“去天津卫铃铛阁”。久而久之,“铃铛阁”竟成了下天津卫的代名词”,其知名度之高在当时“无可攀比者”。就这样,铃铛阁便成了天津卫的标志性建筑物。当时。天津卫城内外寺庙众多,有数百处,知名的也有数十座之多,如天妃宫、天后宫、大悲院、千福寺等。

   清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将藏经阁重修了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怡”。清光绪十八年,不慎失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公元一九零一年,严范孙、高凌文、王世兰等倡议以稽古书院旧址改办新式中学,名为天津普通中学,但由于习惯大家叫它为“铃铛阁中学”。在其校旗校徽上,铃铛作为其主要标志。

  走近铃铛阁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重的门楼上,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天津市铃铛阁外国语中学”几个遒劲流畅的大字。望着独具匠心的礼堂楼和当年使用过的校舍,铃铛阁中学的校友们个个兴高采烈,鬓发斑白的老教师更是激动万分,旧地重游,纷纷在礼堂楼前合影留念,拍下了最美好的瞬间。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