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文集 >

细说天津武备学堂

作者:李海涵         发布时间:2013/9/13 8:15:44         人气:4537次

                         细说天津武备学堂

                                李海涵


   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占据的非常特殊的位置,这座城市不仅承载着自身的历史,更见证着近百年间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苦难与辉煌。为此,在史学界素有“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五百年中国看北京,近代百年中国看天津”的说法。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部分都可以在天津找到遗迹。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各地军政要人感到了军事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天津武备学堂应运而生,中国军事教育终于朝现代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简称老武备),拉开了清朝新式陆军建设的序幕。学堂的校址在海河下游东岸的大直沽以北与唐家口以南的区域内,并利用了原乾隆皇帝柳墅行宫(柳墅行宫是天津的盐商们为了“报效”乾隆皇帝而特别捐资筹建“巡幸驻跸”的行宫,在发电厂和大光明桥之间,即今河东区六纬路与十二经路至十四经路交口一带)原址的一部分;还有的历史学者称,其地址是现今大光明桥东河沿的河东教育局至第一热电厂一带。

  据史料记载,天津武备学堂的校址占地1000余亩。当年,李鸿章拨天津练军营兵丁一营,修筑方型大土城以围之。土城墙上,筑有通道和女墙以为护墙。临海河一面之南北两城角处,并筑炮台两座,台内地下凿空为贮存弹药之地下室。城墙外面围以壕堑引水形成护城河,并在河边遍植杨柳。城之西面,临河开一营门;北面对唐家口也开一营门,均设吊桥,城内中央建旧式瓦房500间。北面还有演武厅,东面有弹药军械库和轻汽球房及马厩,南面为职员住宅。东南隅开大水池,引海河水流人为练习架设军用桥梁之用。池之中心有一小岛,上植花木,以为全体人员游憩之地。池西留有一座民间庙宇(五圣庙),校址西面宽阔草地为大操场。学堂为旧式衙署的建筑格局:正门是六扇大门,堂内六进,分六大部分。大门内左为卫队房,右为号令房、号房(传达)、杂物库房;第二进为办公室及大堂;三进为讲堂、中德教习室、仪器室;四进为饭厅,大、小厨房,剃头房,浴室;五进为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最后为步枪暂存室及修械室。堂之四隅均有厕所。堂外大部分为大操场所占,放眼一观,非常开阔。堂之四围亦皆植树。土城外以东附近辟有打靶场,为学生实弹射击练习之所。土城北距老龙头(老火车站)5里,东距东局子(北洋机器局)8里,东北距北洋水师学堂也约8里。

   清廷任命荫昌为天津武备学堂督办、杨宗濂为总办管理学堂事务,并聘德国军事专家司密特、艾德、奇开芬、弗兰克等人任教习,采用德国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演练和考核。每日洋教习以德语授课,学生靠翻译听讲。隔三五日到军营一次,演练筑垒、操炮技术和步、马、炮、工各队攻守战法,检验所学军事知识。学堂考试制度严格,每逢月考、季考,李鸿章或派司道大员前往监考,或亲往检验甄拔。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派回本营,量才任用,不合格者留堂补学。1889年曾派段祺瑞、商德全等5名学生赴德国留学。

   天津武备学堂之所以办得好,是跟李鸿章肯于礼聘当时贤硕充任教习,教师阵容齐整分不开的。例如,算学总教习卢木斋(1856—1948)出身世代寒儒,笃好算学,经刻苦自习,27岁时写成《火器真诀释例》一书,为湖北巡抚彭祖贤所嘉许。29岁时中举,被直隶总督李鸿章聘为武备学堂教习。武备学堂很重视数学,也网罗了不少数学家,诸如著名数学家华蘅芳也被聘用。他在学堂任教期间,还自制成中国第一个氢气球,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学堂的经费由北洋海防费项下分拨。学员最初是从北洋各营弁目中挑选“精悍灵敏者”,也收愿意习武的文员。经过考试,有100余人入学。学习近代西方战阵攻守军事技术,主要课程有:天文、舆地、格致、测绘、算化等基础科目。为了验其所学,每月间三、五日,督率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建造台垒,操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式等,使其学用结合。强调兼习经史,进行所谓“忠义教育”。学制1年,毕业后优秀者留学堂充当帮教习,其他回营量材授事,转相传授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后来学习年限逐渐延长,并招募青年学生,使其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天津武备学堂每期招生500人左右,并将学生编为4个大队,每大队126人,共编为步、马、炮、工、辎5科,每科100人,另有18人学习氢气球及修械。在课程设置上,军事课设: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战略学、孙子兵法、管子兵法、沟垒学、弹道学、军制学、野外勤务、步兵操典、气球学等;文化课设:国文、算术、几何、三角、代数、地理、中外历史、政治学、格致等。为保证该学堂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次年又制定出《北洋武备学堂学规》,作为学员行动指南。后来各省均仿照设立武备学堂,其中著名的有:江南陆师学堂、浙江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等。由于该学堂开创了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因此该学规也就成为清末民初各种军事学堂拟订章制时赖以参照的“成法”,对近代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武备学堂的第一批毕业生大多数发回原所在各营任职。其中有成绩优异者留学堂作为帮教习,有的回营转为教员。武备学堂以封建理教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规范,对学生的奖励,仍采取授官的形式,尚未从根本上打破科举取仕的情况。在校生员饮食、书籍、纸笔、器具、实习用的武器弹药,概由学校负责。学校的考勤制度非常严格,学生上课一日不到即少一日课业,要是有托病或借故不到的,记过一次,并处以罚款,对今后的任用还有直接影响。

   此外,武备学堂还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铁路人才。从1890年开始,武备学堂开设铁路课,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请来了工程师为学员授课,这为20世纪初中国铁路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于武备学堂的人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武备学堂的爱国教官和学员奋起抗击,战斗中有90余名学员英勇牺牲。为此,天津武备学堂学堂被毁停办。该学堂虽只开办15年,但它培养出的数百名学员,后来大都成了清末编练各种新军的骨干及北洋军阀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武备学堂的毕业生长期掌控着中国北方的军事力量,成为北洋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他们当中,冯国璋、曹锟后来都当上了大总统,段祺瑞当了国务总理和执政,靳云鹏当了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苏、赣、鄂三省总督,田中玉当上了山东督军,而吴佩孚则成为直系首脑,以及后来担任北洋军阀陆军总长的张绍曾、蒋雁行,曾任京畿卫戍总司令的王怀庆,任天津镇守使的商德全等人,他们不仅成为旧军阀的代表,也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风云人物。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