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文集 > 蔺洪柏先生诗文集目录
走出孝道误区
蔺洪柏
笔者春节走访时,与不同层面的人交谈,感到在尽孝问题上有几个不正确的认识当纠正。
一是“人往下疼”。人生有两件家庭大事,一是赡养父母,二是教养子女。对子女要使其成才,对父母要使其颐养天年,二者侧重面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上的关心。对子女无微不至,对父母淡漠忽视者确实不少。笔者认为,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子女的关爱与呵护,如果只是一味地“往下疼”,还谈什么孝道?所以持有“往下疼”糊涂观念的人,应当把认识颠倒过来,做到首先“往上疼”。
二是“老人是负担”。笔者曾问一熟人家里是否还有负担,对方答曰:“有。”我问他子女均已成家,还有什么负担?他说还有老娘。笔者愕然。在笔者看来,凡孝顺的子女,莫不希望父母健康长寿。俗语讲:“家有老人是个宝。”人生一世,生身父母只有一个,一旦离世,就再也没有了。只有再婚续老伴的,没听说有续生身父母的。父母在堂这是多大的幸福!应引为自豪。“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人家值得大家羡慕,老百姓家庭不就图个和谐、热闹吗?如果把赡养父母看作负担,这怎么能谈得上尽孝?也许会有人说,赡养年迈父母需要精力和财力。这一点,不应该否认。但精力和财力不是第一位的,孝心才是第一位的。把父母视为“负担”的子女,应当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这样你在思想上才会没有负担,尽孝才会有好心态。同时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小心你的子女也把你当成“负担”。
三是“别因父母伤手足情”。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里,听到一个说法——“别为父母伤了手足情”,让人不敢苟同。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和谐家庭的共同愿望,但其基础应是对父母的孝敬。兄弟姐妹在孝敬父母上不可能一刀齐,但一旦在家庭中出现对父母不够孝敬的情况,大家都要出来维护孝道。从多年的经验中笔者体会到,兄弟姐妹在孝敬父母上不要计较得失,要各尽各的力,各尽各的责任。一事当前,家中长子女要认头吃亏,认头受累,处处高姿态,处处做好表率,这对于维护家庭和谐、手足温馨至关重要。
切盼为人子女者,在孝顺父母问题上树立正确认识,从误区中走出来,让自己的年迈父母尽享晚年幸福生活,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