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礼仪教育吗?

作者:蔺洪柏         发布时间:2013/5/19 17:13:21         人气:2190次

                             我们有礼仪教育吗?

                                       蔺洪柏

据媒体报道,英国一所中学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面对社会,增设了礼仪课,修习日常生活礼仪。包括怎样摆放餐具、使用餐巾、学会熨衬衫、打领带以及进屋后如何脱下外套,碰到不喜欢吃的东西怎样应对等基础礼仪以及处世技巧。由此,联想到我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不是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吗?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只知道尽情地供吃供喝供穿戴,双方的老人对隔辈人更是宠爱有加,学校也多注视学习成绩,使孩子们从小缺乏精神和情操的教育。公交车上五六岁的儿童坦然地坐在乘座席上,父母却心甘情愿地站着;十几岁的孩子看见老人上车不懂得把座位让出来;晚辈对长辈的称呼直呼“你”字;我的一个邻居孩子二十岁了,讲吃讲穿,他不懂父母的钱是血汗换来的,他的口头禅是:“我不吃他们吃谁去!”一个四五岁的儿童和小朋友玩耍,当奶奶告诉他把玩具让给小朋友一起玩时,这个儿童却说:“我的玩具凭什么给他玩?”奶奶也不置可否。想一想,这些孩子们的状况不正是当前“啃老族”社会基础的雏形吗?

据报载,一位韩国妇女来中国探亲时,让六岁的儿子给爸爸盛饭,为中国籍的爷爷奶奶奉茶,中秋节按韩国习俗给爷爷奶奶行跪拜大礼,当爷爷奶奶埋怨她“太狠”、“铁石心肠”时,这位妇女说:“就是要通过这些特殊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埋下礼仪的深根,大了以后才能珍惜生活热爱生活。”一次这位妇女带着儿子随公婆去拜访农村的叔公公,见面以后孩子大声地说:“叔爷爷好!”深深鞠了一躬,并非常礼貌大方地见过所有亲戚。这位韩国妇女教子知礼仪不应当成为我们的榜样吗?

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许多礼仪规定,小到彼此之间的称呼,大到不同节日的仪式,看似繁文缛节,其实它在维护国家基本伦理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外一位名人说过,出现一个暴富可能只是几年的光景,甚至一夜之间都有可能实现。但造就一个贵族却需要一百年时间。中国也有句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警言的深刻内涵很值得让我们深思。

修习礼仪实质是修习做人,修习做一个方方正正的人。道德从礼仪始。我国的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是否应再设一个“礼”字,从吃饭、睡觉、穿衣、走路、说话开始对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的礼仪教育。当然礼仪不是法律,也不是要全面继承和恢复,而是既不丢掉传统又符合现代的社会文明需要。

时当春节,正是个礼仪教育的好时机。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