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文集 > 蔺洪柏先生诗文集目录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民生的基本保障
蔺洪柏
据新华网报道,近来有人表述这样一种观点,现在国家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处于比较困难时期,职场上应当取消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更多的网友则提出了不同看法,可谓见仁见智。对此,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坚定地说,全总不赞成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这一消息不径而飞,博得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一片欢呼声。它的重大意义远远超出工资标准的横杠,深层次地体现了各级政府关注民生的工作出发点与归宿。
提出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动机或许是良好的,但提出这一观点时缺乏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把民生放在考虑一切工作的首位。尽管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但靠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能基本保证普通劳动者有饭吃、有衣穿,共度时艰。衣食是老百姓的“天”,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
关注民生,维护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不能忽视目前职场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失严,违法难纠的现象。为农民工讨工资,不依然司空见惯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像有的地方带薪休假不能落实;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并不按劳动法支付工资;不执行劳动合同法,不给劳动者依法缴纳劳动保险等。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景气,面临裁员、减薪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取消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普通劳动者就要失去生存的基本保障。饭碗砸了,那岂不要“天下大乱”?坚持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就是维护普通劳动者的吃饭权、生存权,这是普通劳动者维持最基本生活的保险绳。有关操作层面不同意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体现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定性”。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一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偏低,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由上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5% ,是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大形势下,一些地方内需拉动的也并不到位,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尚存疑虑,后顾之忧太大,口袋里的钱不敢大大方方地花。这就从一个侧面表明,要让百姓放心消费、无忧消费、大胆消费,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民生意识,扩大和提高各方面的社会保障,给人们吃“定心丸”,让人们不再为教育、医疗、住房等忧心忡忡,最低工资标准是最低的底线。而且有利于逐步缩小社会收入上的两极分化。如果没有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社会收入方面的“剪刀差”岂不要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要符合国情、民情。与国外接轨的内容也首先要过好百姓这一关。老百姓不点头的事情不能办。硬办的结果只能是折腾,使百姓怨声载道,国家遭殃。因此,中央提出的“问政于民,问需与民,问计于民”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我们更寄望一些“有识之士”,在言论表态时,要首先树立“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观念,减少最好是避免类似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经济适用房可以无厕所、未婚同居刺激房市、以及上访神经论等于民生无利的“嗖”论调,则国家幸甚、社会幸甚、百姓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