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新书结友缘
仁众牛
2022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害人的“新冠”凶肆环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但阻遏不住人们前行的脚步。石油老人、老兵作家赵树标历时六年写就的新书《老桑树底下的乡愁》,借助微微“清风”面世,纵有疫情难以广泛传送,这部美文专著依旧获得如潮好评,留下美好声音,为作者结缘了许多新朋好友。
盛夏8月的一个晚上,赵树标正在孔雀城新居看电视,一个原本不熟悉的手机电话响了,来电者系任丘市金百万钢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仰东先生,他要登门拜访结识老作家赵树标。
刘仰东祖籍沧州南皮集北头村。刘氏家族自明清两朝就是当地的望族,六百余年,人才辈出,四翰林,十四进士,四十一举人。万历年间,先人封一品钦差,出使朝鲜,威服夷邦。清朝时,先人国士无双,任太史授乾隆帝。自民国至今,军政工商各界,精英遍布华夏与海外。刘氏家族好风水,风,是耕读之风相传;水,是视财如水乐善。南皮素有“南城张,北头刘”之说,张,说的是晚清名臣张之洞一族,北头刘就是刘仰东先生之家族,张刘两家都是沧州南皮的名门望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仰东先生长于北京,系将门之后,北大学子。2005年,放弃京城某机关处长职位,回故乡沧州在石油新城任丘下海经商,17年商海搏击,以“品质一流,诚信永远,共创双赢”的理念,打造企业内涵,胜在品质,赢在诚信,成为远近闻名的“儒商”。
赵树标祖籍衡水饶阳影林村,与刘仰东的祖籍同处燕南赵北地域。赵树标出生在一个中国早期工人孤儿寡母家庭,家庭贫寒不幸,却一贯重视文化,重视家教家风,家族信念“心存善念容必秀,腹有诗书气自华”,世代相传;“爱国、孝亲、和睦、助人”为八字家风。这一点出身名门望族的刘仰东先生很赞同。赵树标自幼聪慧好学,有抱负有梦想,因文革未能读高中,恢复高考后却奇迹般地考上河北师大,圆了大学梦,进而又实现记者梦、作家梦,且50余年笔耕不辍,坚持放歌石油,放歌家乡,放歌英烈,成为有名的红色作家。
赵树标、刘仰东因《乡愁》新书结缘得益于河北省红色收藏家、原油田运输公司副经理高玉辉先生,高与赵、刘二人都是朋友,《乡愁》出版后,高玉辉感觉此书很有价值,自己收藏的同时,提出由他转送喜欢读书的儒商刘仰东一本,这就引发了赵、刘二人的结缘。
年过半百事业有成的刘仰东,几十年登门拜访交友,赵树标是第一人。后来,知道了这一实情,老作家很感动。
那天,赵树标把刘仰东夫妇迎进家里在客厅落座后,围绕新书的人物故事、主题思想、家风家教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二人相谈甚欢,相识恨晚,遂成忘年交。
金秋10月,赵树标去公司回访刘仰东,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谈经营,品人生,论修为,很有共同语言。不知不觉已近黄昏,赵树标起身告辞,刘仰东留其到附近运输社区特色小吃店共用晚餐,一瓶美酒,一个年过半百,一个年逾古稀,竟不知不觉喝干了,且没有不适反应,可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初冬11月,华北油田《石油老人》编辑部为赵树标举办文学作品研讨会,刘仰东闻讯欣然应邀参加,会后,为庆祝研讨会圆满成功,替朋友赵树标感谢主办者,刘仰东还特地举办了小型宴会。
这真是:
自古文苑多美谈,如今油城出新篇。
仰东树标忘年交,乡愁新书结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