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民 崔跃刚
火红七月,和煦清风,传送美丽乡愁。
饶阳籍任丘石油作家赵树标,历时六年,呕心沥血完成的26万余字的乡愁力作《老桑树底下的乡愁》面世。
乡愁同亲情、友情、爱情一样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赵树标是一位“光荣在党五十年”初心不变,文学创作50年勇于担当的党员作家。此书囊括了他晚年创作的记述乡愁的大量优秀散文、纪实作品和珍贵资料,是一名老党员、老作家献给党的二十大的礼物,献给广大读者的精神食粮。
此书以记述故乡衡水市饶阳县的人、事为主,也记述了第二故乡沧州市任丘市的人和事,尤其是记颂伟人张之洞和“奇袭白虎团”老英雄赵顺合的篇章,同样精彩。
赵树标的故乡衡水饶阳县和张之洞先生的祖籍沧州南皮县,在历史上同处燕南赵北这一地域,如今两地车程也仅有两个小时。还在孩童时代,赵树标就听村里念过学堂的老先生讲,衡水近邻沧州南皮在近代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张之洞。他靠读书成就不凡人生的事,一直激励赵树标读书上进。1978年,因故未读过高中的赵树标考上了河北师大中文系,靠读书改变命运,成就了有价值的人生。
因此,赵树标一直感恩张之洞。钦佩他的精神。这次撰写《乡愁》,他特地用诗歌、散文、学术论文等多种写作形式,用美丽乡愁,记颂伟人张之洞,让张之洞的丰功伟绩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贡献留在这部《乡愁》专著,把张之洞的英明主张和崇高精神留给子孙后代。
先看一看其《颂张之洞》的诗歌吧:
一代伟人张之洞,非凡贡献留美名。
爱国强军洋务办,修文备武实业兴。
教育主张顺天意,改革举措合民心。
一生清廉来持政,三位领袖有好评。
诗作直抒胸臆,短短八句,写出了伟人一生的历史功绩和高风亮节。
散文《晚清名臣张之洞列传》放在“乡愁·贤达篇”首篇,赵树标向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学习,用纪传体散文为这位伟人作传。文章开门见山充满深情地写道:“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接下来,通过一个个故事,写出自己是如何一步步了解熟悉张之洞的,为张之洞研究提供了鲜活独特的史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真实客观地评价、介绍,赞颂了张之洞这位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改革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伟大人物。
最后,列传特别引述革命领袖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作为结尾,非常有力:
毛泽东主席多次说到:“办民族工业千万不要忘记张之洞。”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是有改革观念的一个人。”
而收入“乡愁·资料篇”的学术论文《张之洞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则是他2021年在“张之洞在任丘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精彩地论述了张之洞教育思想和主张对当前教育改革的4点启示,极具现实意义。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和煦清风,传送美丽乡愁。赵树标的作品《乡愁》,“文如其人,树高为标。”愿《乡愁》随清风吹拂大河上下,传遍神州大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