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青春咏叹《啊,春蚕》

作者:赵树标         发布时间:2022/1/30 8:15:15         人气:745次

                 一介愚夫文学路(连载)

                四、青春咏叹《啊,春蚕》

                        赵树标

    进入大学以后,我感到就像进了知识的海洋,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努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现当代文学课,老师给我们重点讲授“鲁郭矛、巴老曹”以及赵树理、孙犁等名家的名作。特别是在讲授赵树理时,也许是因为我的名字的缘故,省文学艺术界认识我的同志曾问过我,系里的一些同学也常爱跟我开玩笑:“喂,你和赵树理什么关系!”

    是啊,什么关系?同宗同姓,名字有两字相同。我敬佩赵树理,遗憾的是没见到过赵树理。当他实践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结出第一颗硕果——《小二黑结婚》时,我还没有出世,当他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进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筹备工作时,我刚出生。作为贫苦农民的年轻的父母,当时,并不知道赵树理,更没想到儿子的名字和这位大作家的名字仅一字之别。事情也巧,长大上学识了字,我读到的最早的小说就是方纪的《老桑树下的故事》和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我喜欢赵树理的语言风格,更被他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所吸引,曾梦想长大当一个像赵树理那样的“农民作家”,文化大革命,作家的不幸惊破了我的甜梦……

    没想到,历尽浩劫,竟然能在大学的课堂上听老师讲授赵树理的作品,系统地学习、研究赵树理的创作。多少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我翻阅着有关赵树理的资料、文章,他那如春蚕般的高尚品德感染了我,激动着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我的早期代表作散文《啊,春蚕——怀念人民作家赵树理》就这样诞生了。我真心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的一句玩笑话,开出了我的早期代表作。

    老师看了我的这篇文章,感到不错,推荐给了省文联常老师,常老师读后推荐给了《河北文学》,1981年,《河北文学》第九期刊发,河北日报提前发了目录,在学校和系里引起不小的反响。可以说常老师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永远忘不了,这篇文章的稿费24元,是我当民办教师时一个月的工资,我用它买了一双当时很时兴的“牛三接”皮鞋,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穷孩子32岁,在省城石家庄,第一次穿上了皮鞋。文学写作又一次给我带来收获,带来幸福和欢乐。

    这篇作品的发表,对处于青春年华的我激励很大,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劲头更大了,大学课程的学习更加用功。文学写作促进文艺理论的学习,文艺理论的学习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文艺理论课结业,我考了96的高分,我的老师、著名文艺评论家冯健男老先生,跟我开玩笑说,你的答题,要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扣几分,你就得满分了!

    这一年,这篇早期代表作发表后,我又写了文艺杂谈《赞赵树理的“别扭劲”》发表在石家庄日报;《文艺创作要为农民着想》发表在建设日报。撰写出长篇文艺学术论文《鲁迅战斗力量永不枯竭的源泉》,得到老师的肯定。大学四年级,我把著名作家方纪的文学创作作为研究方向,以《没能闪光的金子——试论方纪小说的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为题,写出毕业论文,这篇文论寄给方纪阅读指导,老作家比较满意,让儿子方衡代他回信,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就在这一年,毕业离开学校不久,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河北分会,正式成为会员。

          (待续)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