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写作始于军旅

作者:赵树标         发布时间:2022/1/29 9:18:51         人气:904次

               一介愚夫文学路(连载)

               三、文学写作始于军旅

                      赵树标

1962年春天,语文老师和教导主任肖献法老师的激励,我对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写出了越来越多的好习作,有的还传到了我们公社所属的其它学校,1963年考上县中后,因为作文,班里不少同学早就知道了我的名字,这次见到真人对上了号,使我在班里威信较高。选举班委会,我当了班主席,后来第一批入团,又担任了团支部书记,直到初中生第一个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都与写作成绩优秀有关,所以我也越来越喜欢写作。

学校省级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杨继文老师,主编校刊《饶中生活》,经常有我的稿子,因此,我虽没能读高中听杨老师的课,却成了杨老师的得意弟子。文化革命,由于在学校当学生干部和写作的原因,我受到了无端的攻击,1968年,复课闹革命以后,造反派又上演了一场整学生的闹剧,贴了一墙大字报批判我,说我是当时正在受批判的大作家方纪、孙犁的小爬虫、变色龙,我真感谢他们这样高看我,把我和我敬佩的著名作家连在一起。

196911月,我参军入伍,1970年夏天,调72师文工团,排演革命样板戏《沙家浜》,1971年秋天,进师文艺创作组,正式开始我至今50年的文学创作之路.

在写作方面,那时,我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写的年轻人,第一部作品就执笔改编反映落实毛主席关于野营拉练指示,搞好官兵团结的小曲剧《让马》,因为在家乡时,曾参加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排练演出,在部队又参加了京剧《沙家浜》的排练演出,对舞台艺术有所了解。剧本写好后由师文工团排练演出,年底参加北京军区文艺汇演,获优秀剧目奖,1972年,刊登在军区《连队文艺》。

在此激励下,我以先进人物21496班班长、我的同乡战友刘国傲为原型,以他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了小话剧《批评》,再次成功地参加军区文艺汇演,下部队为战士们演出,做到了兵写兵,兵演兵。还成功创作演出了对口词《哥俩当兵》、京东大鼓《夸不倒的老英雄》等节目。

       

(这是部队野营训练途中,我为战友演唱样板戏选段。)

1975年春天,我退伍回到原籍,至1978年秋天,在县五七大学和屯里高中任民办代课教师,仍坚持练笔写作各种文体,主要刊发在助力我成长的衡水日报,也有的刊发在河北日报、《华北民兵》和人民日报,因而在家乡小有名气。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一天高中也没能就读的我,大胆地参加了高考,并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大学中文系,面对一些感到惊讶的乡亲,在县中比我高一个年级,多读了一年高中的何坤总同学说:“树标,从上小学时起,就写作能力极强,没有同学能跟他比,写作,他至今没停过,考上大学文科一点也不奇怪!”这位同学说对了,高考有一句话,叫做“得作文者得成功。”

是的,是文学写作给我带来了欢乐,是文学写作帮我实现了大学梦,是文学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从此,文学写作也就成了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只要生命不息,就会写作不止。

    (待续)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