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稳定 家庭安宁 尽心尽力
——记任丘市石门桥法庭人民调解员 赵 齐
赵树标
走进任丘市石门桥法庭人民调解员赵齐的办公室,最引人瞩目的是群众送给法庭和他的一面面锦旗,它们诉说着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人民调解员赵齐为社会稳定、家庭安宁,尽心尽力的感人故事。
动之以情化纠纷
2021年10月19日,任丘市人民法院石门桥法庭,一对堂姐弟在驻庭调解员赵齐热心帮助下解开了多年之间难解的疙瘩,了去了未能解决的陈年旧账,带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石门桥法庭。
那是2021年9月上询,任丘市人民法院石门桥法庭收到立诉调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诉前调解工作转到驻庭调解员赵齐手里,他接案后,阅卷分析,看到原告庞某属保定市户籍近80岁高龄妇女,被告庞某是70多岁的农民,任丘人,二人是一爷之孙的堂姐弟。堂姐有五次借据另外还有(2020)冀0982号执行726号执行案,执行数额十万元,一直未能执行,法院已查封了被告堂弟庞某每月100多元钱的养老补贴社保卡。
凭多年工作经验赵齐知道,这又是一个疑难案件,若想了结此案、除找当事人之外还需要暗访调查弄清实情、找到根源才能完美结案。经过调查得知,原来是上个世纪末,20多年前,被告庞某投资巨款办厂,向亲朋好友借款众多,保定堂姐数额最大,不料由于种种原因办厂投资血本无归,现被告除有每月100多元的农村养老补贴外分文皆无,居住的也是儿子的房屋,看起来真的是一例死账案啊!
调解员赵齐开动脑筋,寻找切入点,找到被告的孩子们,以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美德之孝道老人优良作风入手,对孩子们入情入理的做工作,说起他们的老人年轻时也风风雨雨地奋斗过,把孩子们全都抚养长大不容易,现已古稀之年有些实际困难的确自身难解,动员他们帮其父了结此案,解掉老人内心的烦恼,这也算是恪尽孝道的一种方式,但被告孩子较多很难统一,通过赵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游说,儿子们终于敞开了心扉,由长子出面帮父亲处理此事。赵齐立即与原告庞某沟通说明情况,得到了原告的谅解并申请诉讼标底减少,最后被告的儿子们拿出了十九万元,较好地了却此案。堂姐弟二人亲情恢复,都深深感谢人民调解员赵齐。
此图为身居保定的堂姐冲破疫情托人辗转送来锦旗表谢意。
一段网恋婚姻的调理
2021年10月18日,在任丘市人民法院石门桥法庭,走出来12年网恋相识的一对夫妇,因众多因素,一双儿女由被告男方抚养监护,为日后更好的幸福生活,二人暂时解除了婚姻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2021年8月19日,石门桥法庭收到网上立诉调2690号离婚纠纷案,次日转入人民陪审员、调解员赵齐手上进行诉前调解。他接案分析案情:原来小夫妻结婚12余年,又有一双婚生子女并且还是网上自恋婚姻,怎么会出现感情危机呢?调解员电话联系被告娄某某了解情况,他自称闹点小矛盾,家人己介入,说原告崔某某近日去法庭申请撤诉。
几天过后,一直未见崔某有撒诉的迹象,赵齐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再次电话通知原告到法庭落实情况,她到庭后说:别无它意,坚决离婚。赵齐问这么坚决是何故呢?她说没什么,就是离婚,要求立案开庭离婚,赵齐从婚姻家庭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影响进行开导,希望崔某某再考虑一下,对她说,你的责任重大,你这一闹至少牵动着三个家庭,通过赵齐的心理疏通崔某妥协啦!可以考虑给被告个机会,让通知娄某看他怎处理此事。
赵齐很高兴立即告知娄某,数天后再找娄某了解情况,出乎预料,他说如果达到他提出的条件可以同意离婚。法庭再找崔某沟通时,种种理由不能合拢,这次真的难办了,正式立案,定于2021年10月18日开庭审理。
开庭日到了,赵齐认为这段婚姻日后还有很大合好的潜在力,所以他找到双方当事人及双方的家人,说到:你们夫妻一场又有一双儿女,最好别面对开庭那种既尴尬又重伤感情的局面,还是庭前调解吧?对双方都有好处。通过对他们入情入理的劝说最后以以庭前调解告终,婚姻暂时点上休止符,却留下了再按启动键的可能。 巧用“公序良俗”化解兄弟纠纷
2021年11月2日,从任丘法院石门桥法庭走出高高兴兴的两男子,此前,他们是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的原告和被告,此时,他们是来提交撤诉申请的堂兄弟。
堂兄名叫李某臣,堂弟名叫李某雨。事情要追溯到1999年,这一年,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李某臣分得土地10.3亩,随后的几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策予以大力引导和支持,彼时,李某臣和李某雨经协商,并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两家互换了部分土地,李某雨建起了养牛场。起初两家相安无事,时间到了2015年,双方因矛盾李某臣产生了讨回自家土地的想法。而当时,李某雨的养殖业正是如火如荼,自然不肯答应,就在你来我往的协商和后来无休止的争执中,堂兄弟最终反目。为维护村庄和谐,家庭安宁,乡村两级多次调解,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眼见着矛盾升级,越发白热化,甚至出现报警,最终李某臣在村、乡两级引导下到辖区的石门桥法庭提起诉讼。
2021年9月中旬,赵齐接手这起诉前调解排除妨害案后,认真梳理案情,了解到因为历时久远,双方积怨很深,且村、乡也多次介入均未果,化解难度较大。但他同时想到,原被告原本是同村,又是堂兄弟,一旦处理不妥,双方将世代结仇,往小处说影响亲情,往大处说影响村庄和谐。本着这个理念,赵齐决定,尽全力做双方的调解工作。于是,他开始深入的调查,入村、入户,当面调,电话调,找原告、被告双方及村委会三方探讨,耐心细致的向当事人释法明理,他还两次对地块进行现场勘察,与村委会共同测量并绘制了简略图,在前期调解工作有了些眉目、双方的激动情绪都有所缓和的基础之上,本着公序良俗的标准,赵齐将法条政策及村规民约相结合,为双方出具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案拿出后,赵齐提出要双方当事人考虑一天,次日到法庭处理,同时他还约请村委会参与,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 2021年11月1日,李某臣和李某雨来到石门桥法庭,看着还有些犹豫的二人,赵齐开始现场为双方做调解工作,他从法理到情理,从乡约民俗到家族和谐,希望双方能够从长计议,不要为了一时意气用事让子孙后代形同陌路。听着赵齐入情入理的分析,原、被告从开始的蛮不在乎慢慢变得表情凝重,最终,双方冰释前嫌,当着调解员的面握手言和。
李某臣紧紧握着赵齐的手,说,您放心,明天我就来撤诉,我们兄弟两人一起来,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也是在这日,石门桥法庭收到了来自当事人所在村村委会送来的锦旗,调解员赵齐也收到了原告李某臣送来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