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桑树下的乡愁同学篇:
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何刚缓
○赵树标
196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饶阳“第一学府”——河北饶阳中学。在如饥似渴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他发挥文艺特长,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多年担任班干部、团干部,历练了他的工作能力。在校期间曾被评为饶阳县“五好青年”。1968年7月回乡务农。
何刚缓和我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一个村里的土孩子,他的母亲是我们老赵家的闺女,论辈分刚缓还得叫我姥爷。我们同学5年,都爱好文艺,都学习刻苦,都是班里和学校的学生干部,文革时还一起遭难,回村后一起闹大戏······关系实在不一般。我俩同岁,因为我生日比他大,我俩就约定我是哥,他是弟,不按村里的辈分论。
1969年,何刚缓作为文艺人才被衡水海河宣传队发现了,海河宣传队是当时衡水市除了专业剧团以外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地区级文艺演出团体。
1970年年底,他从衡水地区海河宣传队被直接选召进入衡水军分区宣传队参军入伍。1975年8月退伍,当年便以自己的实力考入了衡水地区河北梆子剧团,如愿以偿地成为专业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圆了多年的演员梦。
1984年,由于新闻报道特长,他奉调衡水市经委并被任命为党政办副主任,负责全市工业系统的新闻外宣工作。1993年年底,由于工作需要,调到河北省电焊机股份有限公司任党委副书记。多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坚持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以企业文化助力公司发展,先后出版18万字的新闻文集《成功之路》和15万字的诗歌散文集《南河沟》。他曾先后多次被中共衡水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晋升为高级政工师。
2009年退休。他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为企业服务。业余时间还笔耕不辍,发表作品,尤其是诗歌,每次发表后,就通过微信给我看,他的诗写的不错,我很欣赏,我为他感到骄傲自豪!
(村文宣队节目《长征》部分演员,中间二人为何刚缓和作者)
2020年3月改定于白洋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