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暮年定思乡

作者:高国彬         发布时间:2013/4/5 12:08:18         人气:4030次

                                   人到暮年定思乡

                           贾少君

  当人生步入到老年的时候,常爱回忆过去的事情。尤其是对儿童时期的情况,常在脑海中闪现。对于一个离乡多年的游子,思乡情绪愈甚。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风土人情,尤其是对那金色童年的时期,这一切,无不都在怀念当中。

  怀念村中的老槐树。它已是经过了千年的沧桑,与村中的天王寺齐名。而今天的天王寺已经坍塌,可是老槐树,独具生命力,至今仍然根深叶茂,屹立在村口。每天都是它第一个迎来东方的晨光,最后又送走落日的晚霞。它经历了历代朝廷的更替,它遭受过日寇铁蹄的蹂躏,它记录着一桩桩、一件件发生的事情。 它像寺庄村的村民一样,从来没有低过头,与一切邪恶势力进行抗争。以它那坚忍不拔的毅力,经严寒、傲风雪,巍然耸立。老槐树是寺庄村的骄傲,也是寺庄村的特殊象征。

  怀念村北的九龙柏。三棵古柏并排连枝而生,茂盛的枝干,青翠的叶片,向外延伸。其形状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村北的山坳上,俗称九龙柏。它是寺庄村的屏障, 更是一个风水宝树。它不仅能够抵御北方朔风的袭击,而且还给村民带来休憩之地,民间传说这古柏能够驱瘟避邪,称得起是镇村之宝。

  怀念村旁的天王古寺。这座古老的寺庙,建筑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考。到解放前夕,殿堂已经坍塌,但是整个建筑旧址,还清晰可辨。有三层大殿,东西配殿,前面有牌楼和山门。大殿中的三尊大型石佛,依然在原位置上落座。下面的童男童女石像,立于大佛两侧。正殿右侧有两个大型贔屭驮着石碑,从碑文记载在明朝的嘉靖年间曾经修缮过。右侧南端树立一座用琉璃烧制的玲珑宝塔,雕刻着佛像与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塔身虽然不高,但也小巧别致。据说寺内有一条地下通道,可以直接通往石城村南边的姑子庵中。从大殿后面的高大的土墙,传说是挖地道之土所建。从整个庙宇的轮廓可以看出,整个建筑是相当雄伟,香火也极为旺盛。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天王寺庙会。直到解放前,每逢这一天也非常兴旺,群众搭台唱戏,商贩来此摆摊卖货,热闹非凡。就连寺庄村这个名字,也是由寺庙而来的。

  怀念村南的小溪。清泉喷涌,流水潺潺,清澈如镜,河底清晰可见。河水绕村而过,河两岸的绿柳白杨,遮天蔽日。每当清晨旭日东升,林中透过万道霞光,这时各种鸟儿引吭高歌,声音清脆嘹亮,奏起了生活的乐章,这里真正是鸟儿的乐园。身在此处,使人留连忘返。河岸边长满了青青的芦苇,郁郁葱葱,密不透风,沿河而上,风起时苇叶相碰,飒飒作响。此处更是各种水鸟的栖息之地,在这里繁衍生息。

  仰首向山坡上望去,杏林中已落英缤纷,梨花正迎风怒放,雪白的花海伸向远方,犹如一条洁白的玉带,横亘在山坡上。蜂蝶群至,翩翩起舞。回首再看村中的农家小院,是那样的恬静,善良的村民,淳朴的民风。家家户户还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怀念村北的大河。千百年来日夜流淌,涨水季节河水是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水浅撂石而过。由于地势高低不同,河道也就弯弯曲曲,顺流而下。当河水流到村北龙碰石处,开始拐弯向东流去。经历多年的河水冲刷,形成一个大水潭,水深莫测。由此也就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赋予神化般的色彩。什么“三站绿羊河,九牛十八弯”。龙碰石处,号称三站中的第二站,广泛的在民间传说。每当夏天雨季来临,河水暴涨,这时河中会出现一种奇特现象。那就是在一夜之间,水中会涌现出大批小鱼,鱼身大约有二寸长左右,比比皆是。这时村民都集中到河边,使用简单的扑鱼工具,即可捞到小鱼,多者每天可捞得百余斤。那种捞鱼的火红场面,人人忙个不停,儿童的欢呼雀跃,至今使人难忘。这些小鱼经过晾晒、烘烤后,便于储藏,供日后食用。这种扑鱼的现象,每年夏季只有几天的时间,之后就消失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里来的这么多的小鱼?又是怎样形成的?至今也没有人搞清楚。

  大河的水川流不息,它灌溉着大片农田,它使得两岸沟壑生长了参天大树,它调节了山区的气候,它哺养了历代村民,它称得起是寺庄村的母亲河!

  怀念村边的枣树林。村外四周,果树很多,有杏树林、梨树林,唯有枣树林规模大、品种多、产量高,形成了一种产业。著名的穿杆枣,大如鸡卵,皮呈紫红色, 里为浅绿色,核小肉厚。以优良的品质,名扬海内外。还有婆婆枣、胎里红等红枣,都是枣中上品。每当深秋季节,红枣压满枝头。红红的果实,深黄的叶片,红黄相间,分外妖娆。远远望去红透了半个山谷,这种景致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领略到。同时,也告诉人们,收获的季节到了。为了采摘这些红枣,也着实要费了一些工夫。不仅摘下,还要晾晒、挑选和分类,待风干后才能储存。如今,当我在市场上买得红枣时,思想马上就会回想到童年时收获大枣的情景。

  以上种种对故乡的怀念与回忆,当然都是儿童时的情况。至于今天故乡的变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已时过境迁,大不相同了。

  我在外工作生活多年,现在已经年过古稀,虽然两鬓成霜,但是至今乡音未改,故乡的生活习惯未变。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消失,对过去所经历的事情,有的逐步淡化,有的早已忘却。可是唯有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从来就没有忘怀过。儿时故乡的情况,至今还在脑海中萦绕,有时还在睡梦中相见。

  故乡啊!让我捧上一抔热土,拣回一块石头,来寄予我对故乡的深情吧!

  正是: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到暮年定思乡。

                    2004年5月14日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