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童年

作者:蔺洪柏         发布时间:2020/1/17 8:41:38         人气:1264次

                            快乐的童年

                             蔺洪柏

大孙女今年12周岁,考上了中学,全家为之高兴。加拿大的教育制度和国内的教育制度不大一样。在国内,是在小学毕业的同时或之后,才报考中学。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市需要在小学毕业之前,提前一年确认中学的定向。

学校的名字叫Collegesainte-anne,译成中文是“圣安妮”,是一所私立学校,初中连同高中五年制。这所学校建立于1861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教学质量排位考察,大体媲美于天津的耀华和南开中学。据介绍,在150多年前,是一位名字叫安妮的修女创办了这所学校,取名圣安妮。创办伊始,是一所女子学校,后来随着教育的进步,演变为男女生混合学校。最让我欣赏和高兴的,一是学校不但传授文化知识,还负责规范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礼仪行为。用我们国内过去的教育方针说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挖掘和尊重孩子们的特长,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按照孩子们自身潜在的特点发展。这个学校设置了十一个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让孩子们有广泛的成才自我发展空间。

在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我曾产生过质疑,是不是加拿大的教育不太重视文化学习?比如说,从学校、家庭到学生,都不过于重视考试,似乎考试成绩好坏是件无所谓的事情,看不到压力;学生几乎没有家庭作业,所有作业在学校里基本完成,下学回家后,除了玩就是玩,要不就是看电视。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被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内容占据。就拿我这二个孙女来说,一周七天,其中有五天下学后参加课外活动,不是游泳就是滑冰,要不就是绘画、打羽毛球。校车把孩子送到家,立马吃饭,吃完饭马不停蹄,接着又走出家门,感到非常紧张。我这个教育门外汉有些彷徨了:这不是用副业冲击主业,主副业不分了吗?儿子解释说,这就是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国内的教育方法与加拿大在某些方面的确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笔者看来,国内的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是比较传统的。在一定意义上看,似乎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目标就是获得“双百”。从古代开始,就要经受“十年寒窗苦”,“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发展到当代,一切要以学习成绩说话,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我的一位亲戚的孩子,刚刚十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考了一百分,家长就进行庆贺奖励,没考满分,家长就流露出埋怨情绪,孩子就嚎啕大哭,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我真为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性格形成以及前途担忧。

每当躺在床上思绪万千的时候,我往往联想到我们祖孙三代所经受到的不同教育。我这个当爷爷的是在棍棒“侍候”下成长起来的。小时候我父亲每个星期检查一次我的功课,每次检查都免不了一顿揍。因此,每次检查都吓得我屁滚尿流。一次,我乞求式对父亲讲:“您偷着看我的功课行吗?”父亲问为什么,我说我害怕。父亲似乎意识到什么,那次算是免除了一顿揍。我至今说话略带口吃,小时候为了学习经常挨揍是主要因素,回忆起来,童年何谈快乐。我儿子是在无情的呵斥中成长起来的。他是国家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自然舍不得打骂,但严厉的批评与呵斥也伴随成长。为了儿子学习,我成了“伴读”,小学的全部课程,我陪伴儿子学习了一遍,本来快乐的童年,也未必全部快乐。唯到了第三代,能以新的方法新的形式进行教育。有时在滑冰场上,我望着二个孙女的矫健身影,心中徜徉,希望她们快速成长,学成回到自己的祖国,让她们的下一代,真正有一个更加幸福、更加快乐的童年。

最近,有新闻报道说国内有的城市小学正在推行无作业日,每周一天不用做作业。针对这条新闻,文化界有人抒发感慨,写了二副楹联,一副是:难得一朝闲,假日间,抛开作业,尽情以猎童真趣;好寻百草味,阳光下,享受自然,放手去闻无字书。另一副是:作业多,减负实关情,看视野拓开,师道唯求真教育;兴趣广,用心堪悟理,冀潜能激发,人生好做大文章。我想,国内教育要实现象楹联所写的那样,也算是与世界发达先进国家的一种接轨吧!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