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事如烟

明朝一秀才冒生命危险

作者:高国彬         发布时间:2024/6/8 17:35:14         人气:1255次

明朝一秀才冒生命危险,从国外偷带一根藤,从此老百姓很少挨饿

在如今福州的乌石山上,有一座先薯亭,亭上有一副楹联: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

那么,这幅楹联纪念的是谁,他又做了什么事儿,其功德竟然可以和妈祖、神农相提并论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甘薯之父陈振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bodCI35Oawgbjl8GgWTfWZeU6y2u5D4tkdRjrkibeIOwmG3A6hxM56KEuSfSpD8OU9HibuXr3w4rAZNiaD9ibyTBg/640?wx_fmt=jpeg

 

勤奋好学的陈振龙很快就掌握了番薯的栽培技术和贮存技巧,他花重金购买了一批种苗,打算运回家乡进一步试验、推广。

但是,当时管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一直把红薯当做国宝,决不允许有人把它带出菲律宾。

陈振龙想尽各种办法,试图偷一两个红薯回国,都没能成功。

据说,他曾两次试着携带红薯出境:

第一次把红薯藏在藤箱底层,过海关时被查了出来,没收加批评教育。

第二次把红薯的藤条编入一只藤篮,试图拎着篮子蒙混过关,却仍然被查了出来。

这第二次被发现,使得菲律宾海关人员恼羞成怒,除了对陈振龙予以巨额罚款外,还把他毒打一顿,打得他遍体鳞伤。

可他依然不改初衷,发誓一定要把红薯带到中国,拯救饥饿的千万百姓。

再后来,陈振龙发现,红薯藤与船上用的吸水绳特别相似。

他灵机一动,便把红薯藤和细麻绳编在一起,还在外面抹上稀泥,看上去和吸水绳一模一样。

于是,陈振龙巧妙地躲过检查,在海上航行七天之后,成功将薯种带回了福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bodCI35Oawgbjl8GgWTfWZeU6y2u5D468tJCXnkfc5SlVwscPxIAbZibJ7DTryKxzuOzLtUpmvCuF5kxwwNEtw/640?wx_fmt=jpeg

 

今天的我们或许难以想象,这来自域外的作物,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多少希望。

四百多年前,福建广东一带,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频繁的台风、暴雨、干旱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

而神奇的甘薯在传入中国之后,显示出了强大的适应力,它似乎专为这片土地而生——

无论是在沙地还是丘陵,它都能生长;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涝,它都可以很快恢复生机。而且它产量之高,是其他谷物的20倍!

更不用说,它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既可以煮着吃、蒸着吃,也可以磨成粉做成各种美食。

在甘薯引进后没多久,闽南地区遭遇大旱,粮食颗粒无收。

在陈振龙的推荐下,福建巡抚金学曾当机立断推广甘薯,让各县广为栽种,从而拯救了无数生灵。

人们为了感谢和赞美甘薯,又称它为金薯。

在乾隆时期刊刻的《金薯传习录》中,有这样一首《金薯诗》,其中两句这样写道:金公莅闽疆,一一传法则。

金公就是金学曾,这句诗的意思是金学曾去福建,给百姓们一一传授种植甘薯的方法。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薯逐渐被引种到江南、华北等地,人们感受到了它的重要作用——

在万历年早期,福建人口很少, 但仅仅过了两百年, 那里的人口就激增了八九倍, 全国的人口也增加了很多。

(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口数量一直在1亿上下徘徊。而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猛增至4亿。)

这甘薯作为食物的一种, 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bodCI35Oawgbjl8GgWTfWZeU6y2u5D4iaYNgIiauDa90j7AItYH3GMciaXqQFqRlIQypAE79UCLmaDcmiapFCuB2A/640?wx_fmt=jpeg

 

清代道光年间,福州乌山建成先薯祠,纪念陈振龙父子与金学曾引种红薯、拯救灾民的功德。

民国时,改祠为亭,称先薯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修,2007年又再次修缮,于亭侧立石刻《先薯亭记》,郑重记述了这一段重要历史。

正如先薯亭上的楹联之所写:

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

陈振龙之举,可谓泽被苍生,功德无量,当被后人永远感恩和铭记。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