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63年抗洪抢险
高国彬
今年的七月下旬,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津京冀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九河下梢的天津,大清河、子牙河、永定河的洪水都要流经天津入海。天津境内的河道水位逐步上涨,威胁到居民的安全。为此,中共天津市委发出通知,动员市名全力抗洪,确市民的安全。
见到今日的洪水,引起了我的回忆。196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那年的暴雨是雨区分布广,暴雨强度大,降雨地区集中,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出7至10倍,累计降雨量打破历史最大记录。七天降雨总水量达600亿立方米,产生的径流量为270亿立方米。
西部山区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不少河段堤防漫溢溃决,洪水四处漫流,冀中、冀南平原广大地区成了一片汪洋。由于洪水过大,来势过猛,海河流域遭受的损失仍然严重。仅据河北省的统计,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沧州、天津7个专区104个县受灾,其中32县被水淹。300多万亩农田被淹,其中3739万亩绝收,200多万亩农田被沙压水冲毁坏。估计粮食减产25亿公斤,棉花减产17.5亿公斤,倒塌房屋1625间。总计1963年洪水淹没耕地6600万亩,受灾人口2200万人,死亡5600人,伤46700人,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
为了保卫天津市,确保千里堤,采取有计划的扒口分洪等措施,开始进行分洪,使特大洪峰循序入海,因此,全民动员抢修河堤,各单位的职工纷纷走上堤坝。
当时我在天津新华印刷厂工作,该厂抽掉一百多名职工,由我率领前赴独流减河大堤抗洪抢险。我们这些人员,吃住在河道的大堤上,任务是修建子堤,防止河水蔓延,环境是极其艰苦。为了保卫河堤,夜晚水中挖土,人员排成长队,逐人上传。
住的是简陋的蓆棚,睡的是稻草,雨天棚内漏水,所有行李都被水淹。晚上蚊虫叮咬难耐,无法入睡。吃的是一日三餐由单位给送饭,一周后才开始建食堂。物品极其短缺,这样的生活,我们在大堤上住了四十多天。大堤上连棵树都没有,烈日下无处遮晾。
时过境迁,都是防汛,今昔非比,当年的采取人海战术,如今是采取机械化施工,效率大为提高。况且在过去的年代,通讯设备更是落后,所有信息都是靠人工传递。
2023年8月7日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